《杭州創業服務網楊曉2023年03月29日訊》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職責使命,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和價值取向,守好紅色根脈、弘揚歷史文化、彰顯民族精神、激揚時代精神,滿足群眾需求、增強精神力量,推行以精神富有為標志的文化發展模式,構建以文化力量推動社會全面進步的新格局,為富陽堅定不移實施產業強區主戰略,全面加快“三個立起來”,高水平描繪現代版富春山居圖,在踐行“八八戰略”,投身“兩個先行”中爭當示范提供堅強思想保證、輿論支持、精神動力和文化條件。
二、目標任務
全面實施文化建設“1610行動”,圍繞高質量建設新時代文化強區,高水平描繪現代版富春山居圖,推進理論立魂、輿論立形、文明立德、精品立言、融合立業、數智立新六大任務,全面推進以人為核心的現代化,在共同富裕中實現精神富有、在現代化先行中實現文化先行。到2027年的具體目標:
——高質量推進理論立魂,打造守護紅色根脈高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紅色文化傳承弘揚,習近平總書記對富陽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溯源研究取得標志性成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保護利用實現突破,人民群眾思想自覺、文化自信顯著增強。培育1家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新型社科智庫、1個省級及以上優秀基層理論宣講品牌、2個以上優秀傳統文化保持傳承利用標志性成果。
——高質量推進輿論立行,打造展示窗口形象高地。建成以區融媒體中心為主、鄉鎮(街道)微融媒體中心為補充、中央省市主流媒體協同聯動的“1+24+N”現代傳播體系,形成站位更高、接軌都市、符合區情的對外傳播新格局,主流意識形態煥發強大凝聚力、引領力、影響力。深度融入全市對外交流協同工作機制,城市品牌宣傳推廣持續深化,推動現代版富春山居圖文化品牌形象更加鮮明。
——高質量推進文明立德,打造精神共同富有高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踐行,公民思想道德素養、科學文化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明顯提高。時代新人培育取得明顯進展,“浙江有禮·最美杭州·富春風尚”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精神共富成果,全域文明創建覆蓋率達到100%、文明好習慣養成率達到92%以上、社會誠信度達到97%以上,助力杭州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
——高質量推進精品立言,打造文化優質共享高地。富春山居文化基因更具標識性,以泗洲造紙遺址為代表的富春宋韻文化辨識度有力彰顯,文藝精品創作生態體系基本形成,城鄉一體的公共文化服務優質共享實現突破,“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便利通達。推出復產文藝精品力作不少于5部,每萬人擁有公共文化設施面積達到4400平方米左右,居民綜合閱讀率達到93.5%以上。
——高質量推進融合立業,打造文化產業能級高地。基本建成完備的現代文化產業體系,之江文化產業帶富春發展極更加成熟,文化產業成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柱產業,文化與旅游、科技、制造、服務、金融等跨界融合,聚集一批文化領軍企業(上市企業),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0%左右,年平均增速達到8%以上。
——高質量推進數智立新,打造體制機制變革高地。深度融入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和全省數字化改革大局,數字文化體系基本形成,打造3項以上標識性成果,文化領域工作業務得到系統重塑,文化體制機制實現重大變革,人民群眾文化獲得感、滿足感、幸福感得到明顯提升,文化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實現重大進展。
到2035年,文化繁榮興盛、全民精神富有達到新高度,城市文化軟實力邁上新臺階,全面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富陽特色、江南韻味、詩畫勝境的新時代文化強區。
三、實施“十項工程”
(一)創新理論“理響萬家”工程。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形成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各層級學習和巡聽旁聽等工作制度。深化紅色根脈強基工程,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持續打造“春江論壇”“富有理響”等理論學習品牌,推動理論學習提質增效。建立社科聯、黨校、高校理論研究“校地合作”機制,加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富陽的生動實踐”等重大課題研究,舉辦現代版富春山居圖理論研討會、富春山居文化高峰論壇等學術交流活動,推出一批高質量研究成果。持續擦亮“富春窗”宣講品牌,培育一批青年理論“金牌宣講員”“金牌宣講團”,依托農村文化禮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等陣地,建立“駐堂講師”分片包干制度,建強一批基層理論宣講點,爭取入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調研基地1處,打造有影響力的理論發聲平臺1個,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二)富春山居“文化基因解碼”工程。緊扣“一條江、一幅畫、一張紙、一批人、一座城”,深度挖掘富春山居文化、紅色文化、東吳文化等資源,深入研究孫權、郁達夫、“二董”、羅隱等文化名人內涵,深化《富春山居》文化叢書的編纂、出版和推廣,梳理富陽文化元素清單,組建文化基因數據庫,形成文化基因“解碼”多維評價機制,探索文化基因轉化利用路徑。充分運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廣泛宣傳富春山居文化。聯合中央和省市主流媒體,與知名文化研究欄目深度合作,進一步挖掘、推廣和傳播富春山居文化。
(三)城市品牌“名片亮化”工程。推進媒體深度融合,迭代升級愛尚富陽APP功能,加快打造“新聞+政務+服務+商務”的融媒體綜合服務平臺。構建“富陽發布”微信、微博、抖音號矩陣,夯實政務發布主陣地。完善升級“1+24+N”融媒圈層,提高鎮街微融媒運營能力。加強新聞從業人員管理和培訓,推動現代傳播能力邁入全省第一方陣。緊抓黨的二十大、杭州亞運會等契機,依托全市對外交流協同工作機制,以國際視角講好“富陽故事”。加強與中央、省、市主流媒體聯動合作,充分用好高鐵、地鐵、公交等社會面宣傳陣地,持續固化“富春山居”城市品牌。加強與新華社《瞭望周刊》合作,通過承辦論壇、活動等,擦亮“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區”金字招牌。
(四)社會文明“風尚引領”工程。實施全域文明創建行動,高標準做好全國、省、市三級文明程度指數測評迎檢,推動文明創建從城區向鄉村延伸,實現文明村鎮全域覆蓋,全力助推杭州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圍繞“文明一立方”等主題,依托“志愿浙江·杭州文明幫幫碼”,廣泛開展文明禮儀、文明勸導、應急救護等志愿服務。聚焦“15分鐘文明實踐服務圈”,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構建覆蓋區、鎮街、村社三級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體系。實施“最美”品牌培育行動,打造“浙江有禮·最美杭州·富春風尚”區域品牌,完善最美人物發現、崇尚、踐行、禮遇全周期閉環,常態化開展道德模范學習宣傳,擦亮“最美群像”金名片。注重培育家風家教,建設好家庭、好鄰里、好家園基本單元。
(五)文藝創作“精品攀峰”工程。聚焦浙江文化文藝攀峰計劃,建立“揭榜掛帥”“聯合攻堅”機制,設立擦亮富春山居文化標識資金,加強對文藝創作事前的扶持力度,鼓勵文化文藝人才創作更多精品,沖擊“之江潮”杯文化大獎和全國全省“五個一”工程獎。支持《富春山居》《草木人間》等文藝精品創作,推動在央視一套、國內院線等主流平臺播出。高水平舉辦文藝活動,提高“公望富春中國山水畫大展”“郁達夫小說獎”“家在富春江上”影響力。積極建設“之江藝術長廊”,推動新時代主題原創歌曲創作,加大主題出版支持力度。推動美術、越劇、書法等藝術振興,發揮富春山館、越劇傳習院等重點文化平臺作用,鼓勵優秀文化作品在富陽首發、首演、首映、首展。深化文藝人才發現和培育機制,開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創作實踐活動。
(六)文化惠民“優質共享”工程。緊抓共同富裕公共服務優質共享試點契機,以公共服務“七優享”推動精神共富擴面提質。加強與中國美院、浙江音樂學院等高校合作,破題“藝術鄉建”,推動優質公共文化服務向鄉村下沉。推進中沙島(文體)綜合場館群、中國繪畫大系特藏館等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推行新一輪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全面建設“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推動全民“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強化城市書房、農村書屋功能,打造“書香富陽”。深化文化禮堂全省示范區建設成果,深入推進省級賦能共同富裕引領計劃“活躍工程”和全民藝術普及行動計劃。深化“一鄉一品”“一村一特色”等文化活動,辦好我們的村晚、文化走親、送戲下鄉等基層文化活動。深化“掃黃打非”五聯機制,實現黨政機關、鄉鎮(街道)、國有企業軟件正版化全覆蓋,切實維護新聞出版行業秩序,構建和諧文化市場。
(七)文化產業“提檔升級”工程。落實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加快推動數字文化產業發展。立足之江文化產業帶、錢塘江詩路文化帶、之江藝術長廊等“兩帶一廊”優勢,依托銀湖科技城、富春灣新城等平臺,重點推進“富春山居·中華畫府”、銀湖數字文創園、公望兩岸文創基地等項目建設,打造數字文化產業孵化平臺。持續優化文化產業政策保障,培育數字內容、影視文化、藝術教育、文化制造等重點產業。加快實施“文創新星”五年行動計劃,培育文化產業領軍人才10名以上,文化經營管理人才500名以上,文化專業人才儲備8000名以上。
(八)文旅發展“深融共創”工程。精心打造“三江兩岸”水上黃金旅游線路,推進錢塘江詩路(富春山水)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區建設,創建省級、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推動泗洲造紙遺址綜保復興項目、中國造紙博物館等富春宋韻文化保護利用,創建國家級考古遺址公園,形成具有富陽標識的宋韻文化研究、挖掘、保護、傳承體系,辦好富春山居文化旅游節、公望富春文化周、周雄孝文化節等品牌文化活動。打造竹紙制作技藝、張氏骨傷療法等重點非遺項目,建強用好區非遺綜合展示館。推進富春山居圖原創地東洲板塊、典范地富春灣板塊、實景地桐洲板塊串珠成鏈,做好新登古城墻與南京城墻等聯合申遺,推進泗州造紙遺址申遺和竹紙技藝申報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實現新登古城、龍門古鎮復興?;罨獣?、紙傘、湖筆、張小泉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和中華老字號,發展歷史文化、紅色景區、商務會展、度假休閑、鄉村康養、研學實踐等特色旅游,豐富提升“富春山居圖實景游”精品旅游線路,推進全域景區化建設。開展味道山鄉、江鮮大會等活動,打響“百縣千碗·富春味道”品牌。全力推進春江花月夜文旅走廊、崤山小疊空夢想田園、西巖溫泉度假村等項目建設,展開“百里富春山居圖、五十里春江花月夜”盛景。
(九)數字文化“重塑變革”工程。聚焦以人為核心的現代化,全面建成數字文化系統“富宣智治”綜合門戶,做深做透“富春風尚匯”“富春山居文化基因解碼”“智融深眸”“新勞動教育研學+鄉村共富”“心靈港灣”“富春山居文有惠”“掃黃打非在線”等重點應用,爭取更多國家和省市級試點。以重大應用牽引重大改革,提升實戰實用實效水平,打造更多“文化智治、富陽標識”硬核成果,有效重塑文化領域業務系統和文化體制機制,提升文化治理現代化水平。
(十)時代新人“強基固本”工程。完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聯絡會商機制,推進黨委政府、學校、家庭、社會“四位一體”工作體系建設。加強青少年思政教育工作,創新開展中小學山鄉思政課、營地思政課堂等活動。擦亮“黨史少年說”等未成年人理論宣講品牌,推出青春版“三分鐘理論快講”等一批全媒體作品。依托鄉村少年宮、“第二課堂”等陣地,組建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開展思政教育活動,提高鄉村“復興少年宮”的服務水平和育人效果。立足全國中小學勞動教育實驗區優勢,做強新勞動教育聯盟,拓寬勞動教育實施主體,優化勞動教育評價模式,推動“雙減”政策落地增效。
四、強化支撐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黨委(黨組)要貫徹落實黨對文化工作的全面領導,落實各級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領導小組牽頭抓總和黨委宣傳部門統籌協調職能,形成部門協同、上下聯動、各司其職、齊抓共管工作格局。發揮人大民主監督、政協參政議政職能,廣泛凝聚宣傳思想文化建設共識。選優配強宣傳思想文化領域領導班子,加強文化新業態、文藝新群體黨建工作。
(二)強化政策支持。落實區、鎮兩級聯動的財政投入保障機制。設立富陽文化藝術發展基金。各鄉鎮(街道)可根據本地實際,設立文化建設專項資金或基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創新文化事業單位扶持激勵政策,支持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開展文旅文創產品開發經營。完善非遺傳承、公益演出、農村電影放映等政府購買服務、活動補貼、專項補助經費標準,實現文化投入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
(三)強化人才支撐。實施文化名家引育、浙籍文化名家歸富和青年文藝家發現計劃,持續打造“文化人的詩意山居”。面向國內外招引重點文化領域高層次人才和青年人才,完善文化高層次人才認定機制,對特殊文化文藝人才,按照人才引進相關政策給予支持。加強校地共建,探索文化創新人才飛地建設和專業人才定向委培機制。落實領導干部聯系文化高層次人才制度。建立文化榮譽制度,聘任具有國內外影響力的文化名人擔任富陽“文化(藝)顧問”。
(四)完善推進機制。健全文化建設目標體系、工作體系、政策體系。建立富陽文化發展指數評價體系,深化融媒傳播、依法治網等領域評價標準。牢牢把握文化意識形態屬性,提升文化安全保障能力,把意識形態和文化素養作為黨員干部的基本素養,納入黨校(行政學院)培訓教學體系,不斷鍛造推動精神富有文化先行的能力本領。
了解杭州創業優惠政策、申報各類無償資助服務,請與杭州創業服務網聯系:0571—88868827, 88919609,88107368。